|
|
宁夏六部门联合发布10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
加入时间:2025-10-02 来源:中国环境app
|
|
|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文化和旅游厅、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发文,首次以多部门协同形式发布10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文件要求,总结推广全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践经验,经六部门联合遴选,重点推出银川市“塞上江南生态农仓”、银川市贺兰县“稻渔共生+文旅融合”、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满面尘灰烟火色”到“璀璨新生工业遗韵”、吴忠市利通区“合同节水+水权交易”、吴忠市盐池县“柠条循环+滩羊养殖”、固原市“林业碳汇+司法补偿”、固原市西吉县龙王坝村的“生态蝶变”、固原市泾源县引社会资本“浇绿”燕家山、中卫市沙坡头区创新“沙漠旅居+”模式、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水权成“价值钥匙”等10个典型案例。
这些案例通过差异化路径破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难题,涵盖生态产品调查监测、价值评价、经营开发、保护补偿等重点领域,突出宁夏地域特色与创新路径,兼具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可复制性、可推广性强,对宁夏其他地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发布的案例中,多个案例已具备成熟实践基础,银川市贺兰县“稻渔共生+文旅融合”入选自然资源部第三批11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并在全国范围推广。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满面尘灰烟火色”到“璀璨新生工业遗韵”案例,依托2022年获评的国家首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基础,进一步探索资源型城市生态产品转化路径,填补宁夏工业旅游领域空白。吴忠市利通区“合同节水+水权交易”入选全自治区唯一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全国第一批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西吉县龙王坝村已成为周边游客的“打卡点”。
据了解,此次六部门联合发布案例,是宁夏首次以多部门协同形式推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践经验,旨在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和指导意义,为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实践探索,对推动形成生态环境“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的利益导向具有重要意义。
六部门还要求相关单位组织学习借鉴案例经验,推动本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加强案例宣传推广,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为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实践支撑,也为全国生态脆弱地区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提供“宁夏经验”。(记者 崔万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