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GDP > 林业

 
广州南沙湿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候鸟天堂
加入时间:2025-10-02  来源:新华网  
 
  漫步广州南沙湿地,红树成林连荫,千亩滩涂绵延,鸟类自在栖居——树、水、鸟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诗意盎然的生态画卷。
  
  南沙湿地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入海口西岸,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的重要支点,每年吸引近10万只候鸟栖息过冬,被誉为粤港澳大湾区“候鸟天堂”。近年来,这里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候鸟打造越冬停歇、觅食繁衍的“中转驿站”。
  
  作为广州市面积最大的滨海红树林湿地,南沙湿地根据鸟类习性进行了内部功能分区。“饭堂区”有上千亩低水位滩涂,候鸟季水深维持在10公分左右,便于鸟类从容觅食;“筑巢区”内的红树林枝叶茂密,平均高度超过20米,可有效防范天敌侵扰,为鸟类提供安全的栖息环境;“游玩区”则种植了秋茄、木榄、水黄皮、海芒果、桐花树等生长速度较慢的矮树林,成为鸟类嬉戏游玩的天然乐园。
  
  广州南沙湿地讲解员陈宇佳说,从黑脸琵鹭到斑嘴鸭,越来越多的候鸟在迁徙途中“流连忘返”,选择在南沙湿地定居落户、繁衍后代。
  
  据介绍,南沙湿地以构建“科学监测——数据应用——协同发展”闭环体系为目标,联合高校与科研机构定期开展湿地植被、鸟类动态、环境质量等专项生态监测项目。广州市人民政府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南沙湿地累计监测到鸟类185种,包括白尾海雕、黑脸琵鹭、东方白鹳、黑鹳、白琵鹭、褐翅鸦鹃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24年,南沙湿地濒危鸟类黑脸琵鹭观测数量达91只。
  
  2020年以来,广州市累计修复湿地面积2000余公顷。南沙湿地内的红树林不仅为鱼虾、贝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也为候鸟储备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成为生机盎然的“生命食堂”。(仇清漪、肖恩楠、马晓澄)
  
  
[农业] 绘就三农新画卷 奏响乡村振兴丰
[旅游] 好资源+好创意提升旅游体验
[林业] 广州南沙湿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旅游] 规范旅拍服务 让旅行更美好
[旅游] 仿古小镇成伤疤 没有文化就难有
[农业] 野生动物造成的损害如何补偿 广
[工业] 用好人工智能+驱动产业升级
[旅游] 勿以简单限时扫了游兴
天蓝山绿水更清
从绿水青山到共富图景
书写古茶树两山转化新答卷
西藏那曲:湖光山色引客来
(活力中国调研行)绿色“含金量
升易降难 消费套餐不应是单行线
多元共治建好无废城市
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迎来政策利好
丢个旧沙发旧书柜 怎么比买新的
福建小城循环经济闯出产业新路
城市更新 生活焕新
空巢老年人情感需求催生外包儿女新业态
多地因地制宜明确好房子建设标准
从乐山的绿心公园看一座城市的格局
江西庐山市:以五治五美绘就和美乡村新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