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北天气为何冰火两重天 |
加入时间:2025-10-10 来源:中国环境app
|
|
|
9月以来,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和黄淮出现多轮降水天气过程。10月上旬,包括北京在内的京津冀区域,依然秋雨连绵。
记者10月10日从中央气象台了解到,预计未来10天,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四川盆地等地降水日数多、累计雨量大,主要降水时段在10日至13日和16日至18日,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部的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
随降水而来的,是突如其来的降温。尽管冷空气对华北、黄淮等地的降温影响将趋于结束,但受补充冷空气和持续降水影响,气温偏低的状态仍将持续。
与此同时,江南、华南地区高温天气持续,预计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北部和东部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其中江西、浙江中西部、福建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8℃以上。
北方降水降温,南方持续高温。南北天气为何“冰火两重天”?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舒楠告诉记者,此次华北等地降雨、南方高温天气过程都是受到副热带高压影响。由于副热带高压是庞大的暖性高压系统,被其控制和笼罩的地域晴朗少雨且炎热,而处于其边缘地域容易发生降雨。
北方主要是由于副热带高压偏北偏强,配合北方地区冷空气活跃,降水沿着副热带高压北侧发生,加上此次过程低空急流发展强盛,为降水提供充足的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导致外围的暖湿气流较强。同时,回流的冷空气与暖湿气流相互作用,在西北地区东部到华北黄淮地区长时间停留,持续输送充沛的水汽,导致降水量较大。
南方高温则由于江南、华南地区被副热带高压所覆盖,晴热少雨,加上副热带高压内部下沉气流作用,导致部分地区高温持续。
针对南北方温差较大的情况,杨舒楠指出,由于前期全国范围气温普遍偏高,所以此次降温幅度相对较大,华北、黄淮最高气温下降明显。此次降温后,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2℃至4℃,局地偏低6℃,部分地区最高气温接近同期最低值。而南方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持续高温,导致南北方温差进一步加大。
当前,我国正处于秋收秋种时段,东北、西北、华北、黄淮等地秋收作物进入成熟收获阶段。频繁的阴雨天气给秋收秋种带来哪些影响、如何应对?
国家气象中心生态和农业气象室主任、正研级高工侯英雨建议,上述地区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住降水间歇期,积极避雨抢收抢晒成熟秋粮,并注意通风储存或烘干入库,防范籽粒发芽霉变;已收地区及时整地散墒,力争在适播期内适时完成冬小麦播种工作,确保冬小麦冬前形成壮苗。
侯英雨解释,今年华西秋雨呈现出开始早、持续久、雨量大等特点。9月以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和黄淮出现多轮降水天气过程,大部地区降水量100毫米以上,较常年同期偏多1倍—4倍,其中陕西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大部、山东大部、安徽淮北等地降水量达250毫米—400毫米、部分地区达400毫米—600毫米,降水日数达20天—30天,较常年同期偏多5天—18天,日照偏少五成—九成。
“受连阴雨影响,部分田块玉米、花生可能会出现霉变,影响品质;另外,由于农田过湿,机收作业困难,会影响秋收进度,从而导致麦播茬口紧,影响冬小麦适时播种。”侯英雨说。(记者 牛秋鹏)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