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视野

 
国之重器突破显著 中国方案惠及全球
“十四五”时期,气象高质量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
加入时间:2025-10-13  来源:中国青年报  
 
  风云卫星、北斗探空等探测装备不仅是“国之重器”,更是人类探知气象奥秘的“千里眼”“顺风耳”;“风雷”“风清”“风顺”等气象预报模型越来越准;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妈祖(mazu)”走向世界……10月11日,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我国气象工作取得的亮眼“成绩单”。
  
  他指出,“十四五”时期,气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努力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2024年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指数较2020年提升18.35%。
  
  5年来,气象科技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构建了气象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着力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陈振林表示,风云卫星、北斗探空、天气雷达等探测装备、技术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数值预报模式自主可控;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技术等前沿技术与气象融合应用不断深入,“风雷”“风清”“风顺”“风宇”气象预报模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远洋气象导航、全球碳源汇监测核校等一批创新技术成果涌现。
  
  “十四五”时期,气象方面的“国之重器”突破显著。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毕宝贵介绍,我国已建成以气象卫星、天气雷达为支柱,以地面气象站、气象探空、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温室气体观测系统等为重要组成的,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最全、陆海空天协同的综合观测体系。
  
  “十四五”时期,“我国共发射5颗风云气象卫星,技术突破可以用‘首次’‘首颗’‘唯一’等关键词来形容。”毕宝贵说。其中,“首次”是指风云四号b星携带的快速成像仪,在全球首次实现气象卫星区域250米分辨率每分钟连续成像观测;“首颗”是指风云三号g星是我国首颗、全球第三颗低倾角轨道降水测量卫星,实现全球中低纬度降水三维探测;“唯一”是指风云三号e星是全球唯一在晨昏时段开展观测的民用极轨气象卫星,能更好地支持数值天气预报6小时同化需求。
  
  守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关键在于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防灾避险、赋能发展的实际成效。陈振林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建成由9颗风云卫星、842部天气雷达、9万多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组成的陆海空天一体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灾害性天气监测率提升到83%,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13%。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例平均下降0.12个百分点。
  
  “无缝隙、全覆盖”的智能数字预报体系能够提前3天至7天预报区域性暴雨、高温、寒潮过程,提前15天预测全国性重大天气过程,提前6个月预测全球气候异常事件,提前1年发布气候年景预测产品,气象预报服务有力支撑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和相关部门、行业高质量发展。比如,今年5月底6月初,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出现持续强降雨,多地发生滑坡、泥石流。怒江气象部门强化递进式气象服务,及时实施临灾预警“叫应”机制,果断“叫应”相关责任人,支持成功转移避险3904人。
  
  陈振林表示,“十四五”时期,气象服务国计民生成效更加显著。据介绍,在助力生产发展方面,气象服务覆盖国民经济70余个行业大类,数字气象融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十四五”时期,全国人工增雨、雪作业累计增加降水约1677亿吨,人工防雹作业减少经济损失约603亿元。
  
  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减灾服务司司长王亚伟表示,农业是与天气气候关系最为紧密的领域之一,我国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造成农作物的受灾面积高达1000多万公顷。干旱、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品质,也影响着农业耕地的资源利用、农业生态系统。
  
  “十四五”以来,围绕粮食保丰,气象助力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与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和新一轮农业气候资源普查与区划试点工作。以冬小麦干热风预警为例,及时提示相关部门采取“一喷三防”等措施,助力粮食增收83亿斤。
  
  在保障百姓生活方面,国家气象中心主任金荣花表示,“十四五”时期预报准确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天气预报的内容从天气现象、温度、风等要素拓展到出行建议、风险提示、生活参考等,精细化气象服务涵盖衣食住行游购娱等场景,覆盖全国5万多个景点,生活气象服务指数增至70余种。“云海、彩虹、雾凇、极光等景观气象预报让公众出游赏景从‘碰运气’变为‘早预见’,高温、花粉过敏等17类健康气象预警产品受到百姓欢迎。”陈振林说。
  
  此外,气象气候变化不仅事关一国、个人,更是国际、全人类的共同关注。“十四五”时期,风云卫星为全球133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实时观测资料;访问风云卫星应用服务平台的国家和地区增长了107%;风云卫星国际用户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的注册国家达到37个……风云卫星被誉为服务全球的“中国星”。
  
  7月26日,在上海举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气象局发布了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妈祖(mazu)”。陈振林表示,“妈祖(mazu)”的4个缩写字母分别是“多灾种、预警、零差距、普惠”4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表明妈祖文化与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的理念高度契合。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紧密结合,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定制式的预警系统、经过实践检验的中国防灾减灾智慧和经验,中国在全球气象治理中更加有为有位。(见习记者李思 记者樊未晨)
  
  
[旅游] 禁止把未开发开放区域作为旅游产
[农业] 小县城如何变身世界菜篮子
[工业] 北京发布工业旅游未来图谱
[农业] 海南白沙 绿成金生态富民
[农业] 传统农业如何实现绿色转型
[农业] 农文旅深度融合 浙江胜丰村打造
[旅游] 无废旅游便利大于意愿
[林业] 北京多举措做好双节期间森林防火
福建永安智能守护景区绿水青山
福建大田:建好森林四库 收获金
绿水青山成为百姓幸福靠山
天蓝山绿水更清
从绿水青山到共富图景
从污染源到资源:大庆油田让含油
卖不完的月饼要有合理去处
从家电到农机 以旧换新点燃国庆
升易降难 消费套餐不应是单行线
多元共治建好无废城市
住建部:五方面推动好房子建设
陪伴经济需监管相伴
打造韧性城市 守护好城市里子
不断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
美丽中国就在你我身边 公园+模式让城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