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GDP > 林业

 
湖南怀化林业改革四大工程助力两山转化
加入时间:2025-10-24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湖南省怀化市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南方重点集体林区,林业用地面积3088万亩、森林覆盖率67.06%、森林蓄积量1.27亿立方米,是湖南省第一林业大市。
  
  近年来,怀化市以入选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为契机,系统推进“产权拓展、流转顺畅、金融赋能、智慧治理”四大改革工程建设,有效解决流转难、融资难、变现难、治理难问题,助力“两山”转化。
  
  截至2024年,全市林业综合产值已突破545亿元。作为“中国道地药材之乡”“中国南方中药谷”,全产业链综合产值已突破268亿元。农民人均林业可支配收入达2062元,靖州、新晃等重点县70%以上农户参与林业经营,收入结构不断优化,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初步形成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格局,为林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怀化经验”。
  
  林权“三证”赋能
  
  激活林业产权价值
  
  怀化在全国首创林下空间“三层剥离、分层赋权”,实现同一林地多个主体分类经营。在落实集体林地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的基础上,率先突破林地产权立体化分割难题,将林下空间经营权按地上、地表、地下三个层次进行确权登记发证。
  
  靖州县马园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探索“林地经营权+林下种植物所有权”权利类型分层登记,对地上部分产出铁皮石斛、地表部分产出金丝皇菊和栀子、地下部分产出茯苓和黄精等经营权进行登记办证。截至目前,全市已办理分层林权登记500余宗,涉及面积5万亩,真正实现“一块林地、立体经营、多重收益”。
  
  全省首创林业碳汇“一证一券”权证模式,创新设计“林业碳汇权证+碳券”开发模式。截至2025年10月,仅通道县林业碳汇交易就累计实现358宗、交易总额44.73万元,6230.2吨减排量成功实现市场转化。
  
  推行集体林地收益权证,实现“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对村集体统一经营的林地收益权进行量化折股,按户颁发收益权证。证书明确记载股权份额、对应林地面积及年度分红金额。芷江县五郎溪村通过发放收益权证,将2000亩集体林收益权量化到198户村民,2025年户均分红达3200元。
  
  完善三级林地流转体系
  
  促进林业适度规模经营
  
  针对林地细碎化、经营效率低的问题,推广“林地信托”模式,引导农户将林地经营权委托村集体统一管理。村集体通过项目整合或自筹资金,进行土地平整、道路修建等基础设施改造,再统一流转给市场主体开展规模化经营。溆浦县赤溪村通过转租3400多亩林地,经营主体每年支付租金34万元,并优先雇佣本地村民参与管护,人均年务工收入超过2万元。
  
  围绕国储林建设、中国南方中药谷建设、林下经济发展、碳汇林建设等市场需求,创新设置“国有林场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林地自然生态系统碳汇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耕地园地经营权+经济林生态系统碳汇权”等“自然资源资产包”,以国有林场带动集体经济组织和林农联合经营,将林业碳汇权与分散的自然资源资产打包成综合性、规模性的自然资源“资产包”,有效解决了自然资源资产归集难、配置难、流程繁、监管难等问题。
  
  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立数字化交易系统,整合信息发布、竞价交易、抵押登记等功能,支持林农线上发布流转和融资需求。平台运行以来,累计完成林地流转交易金额超15亿元,促成林权抵押贷款金额超过8亿元,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
  
  构建林业金融矩阵
  
  破解产业融资瓶颈
  
  探索“收储+担保”林权抵押贷款模式。怀化构建“林投公司+银行+林农”三方合作机制,由政府出资成立的林投公司为林权抵押贷款提供收储担保,形成“评估—贷款—处置”闭环。该模式贷款期限最长15年,利率低于普通贷款30%以上。目前,全市林权抵押贷款余额达10.8亿元,较改革前增长3.2倍。
  
  探索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有效激活补偿资金杠杆作用。针对公益林限制采伐但仍有补偿收益的特点,怀化推出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贷款额度按年度补偿资金的15倍核定,质押率不超过70%。沅陵县麻溪镇肖家坳村经济合作社以其公益林补偿收益为质押,获得贷款200万元,用于森林资源管护、防火设施建设和林业生产经营,年经营收益超50万元,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营提升双赢。
  
  探索林业碳汇金融创新,开辟了绿色金融新赛道。率先开发“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碳汇开发贷”等产品。通道县通发碳汇农林发展有限公司以其碳汇林未来收益为质押,获得贷款300万元,用于扩大碳汇林面积。2024年,怀化完成全省首笔林业碳汇市场化交易,为相关企业授信2000万元。
  
  探索特色林产品个性化贷款,精准助推林特产业升级。针对地方特色林业产业,推出“茯苓贷”“黄精贷”“油茶贷”“杨梅贷”等定向信贷产品。“靖州茯苓贷”采用纯线上操作模式,累计发放1.3亿元,推动靖州成为全国最大的茯苓产业基地,年产值突破20亿元。新晃县开发“黄精贷”林地抵押授信每亩4000元,“黄精保”3年周期每亩保额4000元,总计放贷1280万元,累计投保3.56万亩。
  
  构建现代化林业治理体系
  
  提升林区生态管护效能
  
  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整合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地面监控和护林员巡护,在主要林区科学设置1800路高清摄像头,建成全覆盖、智能化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系统具备火情自动识别、定位报警功能,林火监管由“人防目测”向“天地空、立体式、全天候”技防转变。2023年建成以来,成功预警2669起、处置火情276起,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
  
  创新“林电共建”协同发展模式。林业与电力部门协作,在线路下方建设经济林防火带。电力部门负责清障,林业部门提供种苗技术,农户参与种植管护。全市共建设输电线路下油茶防火带178.6公里,促进林农每年增收960万元。
  
  构建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体系。大力支持本土企业开展生物防治技术研发,积极推广生物制剂防治、天敌防治等绿色无公害防治技术,推动年产生物菌200吨、花绒寄甲100万头,全市无公害防治率超过95%。
  
  近年来,怀化市林业生态效益显著提升,林业产业提质升级,林农收入持续增加。截至2024年,全市天然林公益林保护面积1534万亩,分别建成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地19个、12个,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森林质量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水源涵养、固碳释氧等生态功能明显增强,全市gep总量增至5479.13亿元。
  
  高水平保护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根基。怀化雪峰山天麻出口量占全国2/3,茯苓年收购、加工、集散量超全国70%,黄精年交易量约占全国1/6份额。打造“福地怀化”生态旅游品牌,成功承办湖南省第五届旅游发展大会,年均吸引游客超千万人次,生态旅游年营收超30亿元。改革带动省级以上林业龙头企业增至48家,规模经营主体达1413个,创造就业机会72.47万个。(郭金平)
  
  
[林业] 湖南怀化林业改革四大工程助力两
[林业] 福建率先构建森林资源全链条监督
[农业] 努力让每寸耕地都成为稳产田
[工业] 勘查成果丰硕 今年我国新发现矿
[农业] 开拓智慧农业广阔空间
[旅游] 让乡村游更有国际范儿
[农业] 土办法助力防范农村露天焚烧
[工业] 用好一企一档 提升监管精准化水
守护绿水青山 绘就生态画卷
江西抚州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产值
践行两山理念修复生态的铜陵经验
福建永安智能守护景区绿水青山
福建大田:建好森林四库 收获金
六安裕安区推进秸秆禁烧与综合利
农业大县如何做好废弃资源再生利
通过国补换新家电后 那些被淘汰
从一烧了之到变废为宝
网约车一口价被叫停 回归理性才
城市更新 如何保留独特底蕴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
人民城市民生为大
上海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更新
高需求低入住率考验养老服务的精度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