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GDP > 农业

 
综合利用 盐碱地变丰产良田
加入时间:2025-11-06  来源:人民日报  
 
  “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东营考察时强调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盐碱地是耕地“提质、扩容、增效”的重要来源。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建议》提出:“加强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利用,提升耕地质量。”
  
  从山东东营市的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到河北黄骅市的旱碱地麦田,再到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工作,多次赴盐碱地区域考察。
  
  盐碱地的形成,始于一场“盐分迁徙”。烈日曝晒、人为扰动等因素,使地下的盐分“爬”上地表,与作物争水、让土壤板结。
  
  全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5亿亩具有开发利用潜力。“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正化为各相关地区和部门的实际行动。
  
  我国盐碱地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治理首先要“精准把脉”。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基本确定我国现有盐碱地分布范围及面积;2021年,自然资源部开展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逐地块对盐碱地是否适宜开发为耕地进行分析评价,为科学合理利用盐碱地提供支撑。
  
  有了底数,才好“开方”。
  
  吉林白城大安市太山镇重度盐碱地改良工程水稻示范地块,经过测产,平均亩产突破600公斤,接近黑土地良田水平。
  
  “这一带多是苏打盐碱地,土壤非常密实。多亏了有机硅改良剂,靠着亲土性,松土阻盐,作物才能更好扎根、生长。”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副站长焦勇说。
  
  针对苏打盐碱地,当地还探索硫酸铝改良、脱硫石膏及磷石膏改良等技术。截至目前,大安市累计实施盐碱地整治项目27个,新增耕地19.57万亩,年增粮食产能2.35亿斤。
  
  盐碱地的蜕变,正在多地上演。
  
  甘肃酒泉市瓜州县,水肥一体化技术一边滴灌、一边施肥、一边改土,给西北地区常见的沙性盐碱化土壤“强筋壮骨”;东营市垦利区,治理滨海盐碱地用上真空泵,像“吸尘器”一样吸走地下盐分……近些年,各地分类施策,加大盐碱地改造提升力度,让贫瘠的土地孕育出勃勃生机。
  
  治理盐碱地,最终要让地里能“长东西”。各地加快选育耐盐碱特色品种,推动“以种适地”和“以地适种”相结合,给盐碱地配上“能吃苦”的“新主人”。
  
  地处东营市的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内,育种实验室可精准调控风、光、温、水、养、气,一年就能培育6到8代作物,速度远超大田育种。
  
  “中心持续加强种质资源等基础性研究,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已培育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系)68个,审定登记耐盐碱作物新品种20个。”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科技创新局局长杨长军说。
  
  从全国范围看,农业农村部近年来组织优势力量,联合攻关耐盐碱作物育种,开展了12种农作物耐盐碱资源精准鉴定,初步挖掘优异基因143个,筛选出耐盐碱资源1100多份,推介耐盐碱优异种质资源711份。
  
  一粒粒“金种子”离开实验室,播进盐碱地,托起农民稳稳的幸福。
  
  河北沧州市南皮县的盐碱地里,金黄色的小麦随风摇曳。“我种了1000亩,品种都是‘小偃60’,抗倒伏、耐盐碱,亩产1000斤没问题。”光辉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猛信心十足。眼下,包括“小偃60”在内的国家首批审定通过的4个耐盐碱小麦品种,推广面积已超30万亩。
  
  今天的盐碱地,不仅仅是粮仓,更成为产业蓬勃发展的沃土。近几年,河北、内蒙古、山东等地均被纳入国家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在资金、技术等支持下,盐碱地综合利用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昔日瘠薄荒凉的盐碱地,如今良种萌发、粮穗累累,彰显多元价值。盐碱地长成“希望田”,中国饭碗更牢靠,映照着久久为功的坚守,是对这片土地最深情的回应。(本报记者刘雨瑞 李蕊)
  
  
[农业] 稳健机制筑牢粮安根基
[林业] 湖南汉寿:播撒防火种子 守护绿
[农业] 综合利用 盐碱地变丰产良田
[旅游] 超长假期或带火旅游市场
[旅游] 民宿经济解开海岛共富密码
[工业] 工业旅游:从工厂到景区有多远
[林业] 湖北竹山九华山林场:森林+生态
[旅游] 在绵阳感受文旅+百业融合生态
江西抚州绿水青山变幸福靠山
这片绿,不只是底色更是生活
守护绿水青山 绘就生态画卷
江西抚州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产值
践行两山理念修复生态的铜陵经验
部分城市机械车位长期闲置沦为摆
坑老陷阱花样百出 如何守好老人
四川多地蹚出秸秆五化利用新路子
加快引导退役光伏组件绿色高效回
未开发山区垃圾遍地 不能只靠志
着力打造美丽中国高原特色样板
漫步休闲街区 感受城市新变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文明之风 如何赋美乡土中国
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