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发展

 
福建漳州以场为媒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
加入时间:2025-11-06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青山叠翠,林海生金。
  
  近年来,福建省漳州市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国有林场与林区乡村发展实现双向奔赴。漳州通过创新林业资源经营模式,搭建多元共建共享平台,促进森林资源的共享与合理利用,蹚出一条“两山”价值双向转化的特色路径,让林区群众端起生态碗、吃上旅游饭。
  
  资源变资本
  
  “以前守着林地没思路,现在拿着‘地票’‘林票’能分红,日子有奔头。”在南靖县南坑镇南塘村,村民刘文水手里的一张张票证,正悄然改变着生活。这背后是漳州创新推出的“地票+林票+碳票”改革。
  
  在“地票+林票”股份合作模式下,南塘村集体与村民以林地所有权(承包权)入股获“地票”,国有林场以技术、资金、管理入股占股51%获“林票”,剩余股份向社会资本开放——“三权分置”让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东。经营收益按股分红,实现了村集体、村民、林场与社会投资者的多方共赢。
  
  实现“碳票”变“钞票”的突破。漳浦中西国有林场、南靖国有林场1.3万亩林地经第三方机构监测核算,树木生长增量转化为42394吨二氧化碳减排量,发行全省首张林业数字碳票。2024年9月以来,林场“碳票”正式在海峡股权交易中心上市,成功交易7批次,为林场带来40万元收入。
  
  场村共建
  
  “林场建的观光步道直通村口,周末来玩的游客多了,如今我家民宿天天满房。”诏安县霞葛镇共建村村民江秀信道出了“场村共建”的实效。漳州以国有林场“一场一景”建设为纽带,激活了乡村振兴的生态引擎。
  
  森林旅游让乡村人气更旺。国有林场携手周边村庄,将林地资源转化为休闲康养场所,让游客在林海间放松身心,也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16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18个森林人家应运而生,华安光照人、龙海鹭凯更是跻身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
  
  技术赋能让增收底气更足。依托“森林智库+专家会诊”机制,林场96名副高级以上、132名中级职称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开展培训指导2500余场次,惠及1万余人。从果树修剪到林下种植,专业技术让村民靠山会吃山,创业就业路越走越宽。
  
  生态宜居成色更足。16个省属国有林场硬化林区道路39公里,共建村道40多公里,建成114公里森林观光步道和12个休闲凉亭,全部无偿向村民开放。17个共建村完成1200亩造林绿化,4个村获评“国家森林乡村”,6个村跻身“省级森林村庄”。
  
  资源共享
  
  “林场帮我们规划林地,提供造林技术支持,现在70亩集体林地种上了珍贵树种和景观绿化苗木,以后收益少不了。”南塘村村主任赖顺国非常看好盘活集体林地的做法,“这些新模式新项目让村民投资林业的热情高涨起来。”
  
  合作造林还破解了集体林碎片化、林农缺管理、林场缺资金的难题。通过“林场+村集体+村民”“林场+村集体+国企”等模式,全市合作造林达2.6万亩,实现了集体得财、林农得益、经营得利、社会得绿的多重效益。
  
  诏安国有防护林场将“一场一景”融入司下村规划,串联硒来乐茶园、岭下溪水库、客家土楼、田园花海等景点,打造独具闽南特色的富美新林区。
  
  从“卖木材”到“卖生态”“卖服务”,漳州以场为“媒”的林改实践,让越来越多的林区乡村在绿色发展中蝶变。(方静仪)
  
  
[林业] 湖北发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林业] 湖北多地破题林改四问
[农业] 组团发展带动乡村共富
[旅游] 一票游多日 一举能多得
[林业] 安徽亳州筑牢林业安全屏障 守护
[林业] 造林承包合同岂能成废纸一张
[林业] 森林法官多跑一公里守护绿水青山
[工业] 大范围寒潮来袭供暖保障如何
江西抚州绿水青山变幸福靠山
这片绿,不只是底色更是生活
守护绿水青山 绘就生态画卷
江西抚州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产值
践行两山理念修复生态的铜陵经验
手机套餐不应升易降难
多地推进物流行业降本增效
单次或套餐 你会怎么选
免密支付莫跟消费者玩捉迷藏
田间秸秆成山 电厂为何还喊饿
福州市民共建共享口袋公园
一个独具特色的城市发展样本
发展银发经济 守护稳稳幸福
城市治理需要更多多管局局长
养老护理人才供给如何更好满足需求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