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GDP > 农业

 
甘蔗丰收节节甜 农户收入年年增
加入时间:2025-11-11  来源:中国经济网  
 
  眼下,正值甘蔗成熟上市的季节,在河南省方城县博望镇白河岸边,连片绵延的甘蔗林长势喜人,当地农户正抢抓时节陆续采收上市。
  
  11月9日,记者走进博望镇沙山村村民陈永胜的甘蔗种植园,一排排甘蔗粗壮挺拔,长势喜人。微风吹过,翠绿的甘蔗叶随风起舞,沙沙作响。看着自己种植的甘蔗“个头”都超过了3米,正在甘蔗园里忙活的陈永胜显得无比开心。“从最初的3.5亩开始,发展到每年的10多亩。批发兼零售,感觉收入还算可以。批发一亩地收入万把块钱左右,零卖,一亩地卖两三万很正常。”陈永胜介绍说。
  
  沙山村毗邻白河东岸。陈永胜是当地第一个种植甘蔗的农户,他于2015年开始尝试“南蔗北种”,通过春季覆膜保墒调控湿度等技术,解决了南方作物在北方的生长难题。10年来,春种秋收,每年到了秋冬季节,前来购买的客商络绎不绝,还吸引不少游客走进田间体验收割乐趣,亲手收获这份独特的“甜蜜滋味”。来自城区的游客周女士说:“这种体验感很好,就像水果刚从地里采摘下来一样,甘蔗汁特别浓郁,品尝一根,感觉从梢甜到根。”
  
  多年来,已经熟练掌握甘蔗种植技巧的陈永胜,把自己摸索出来的种植技术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周边村民,带动大家共同走上了“甜蜜”致富路。在距离沙山村1公里处的刘庄村,村民张中珍和家人正忙着采收甘蔗,刚刚收获的甘蔗整齐地码放在田间等待外运,空气中弥漫着特有的甜香,也甜在了张中珍的心里。“今年是头一年种,刚开始卖,批发价10块钱3根,零买6块钱1根。天天都有人来买,自己上地里随便挑。”张中珍开心的说。
  
  近年来,沙山村依托地理优势,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至目前,以沙山村为引领,已辐射周边村庄发展甘蔗产业近千亩,带动100多农户增收致富。
  
  今年已经56岁的陈永胜前不久又注册了“甘甜哥”抖音账号,每天空闲时间,他便坐在甘蔗园里搞直播,争取让他的甘蔗走得更远、卖得更好。谈起下一步的打算,他信心满满地说:“下一步我打算和村里一起建立合作社,计划种植50亩到100亩,把甘蔗这个产业搞上去,带动更多农户增收。”(王小玲)
  
  
[林业] 福建武平打造集体林改促共富新样
[林业] 福建莆田系统推进助力海上森林重
[农业] 甘蔗丰收节节甜 农户收入年年增
[工业] 让绿色生产生活蔚然成风
[旅游] 中国旅游业展现蓬勃活力与创新实
[旅游] 中国旅游业展现蓬勃活力与创新实
[工业] 国家能源局发文推进煤炭与新能源
[旅游] 海南旅游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江西抚州绿水青山变幸福靠山
这片绿,不只是底色更是生活
守护绿水青山 绘就生态画卷
江西抚州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产值
践行两山理念修复生态的铜陵经验
光明时评:绿色消费就在身边
定金≠订金 双十一网购出现纠纷
补短板巩固垃圾分类成果
年轻人消费回归理性 双11如何
部分城市机械车位长期闲置沦为摆
乡村振兴不能单村独斗
智慧养老产品试水市场 银发族如何触手
武汉以设计赋能城市更新
着力打造美丽中国高原特色样板
漫步休闲街区 感受城市新变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