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安徽亳州筑牢林业安全屏障 守护绿色生态家底 |
| 加入时间:2025-11-17 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网站
|
| |
|
近年来,安徽省亳州市聚焦森林资源保护、自然生态修复、生物安全守护等核心任务,通过制度创新、执法强化、项目落地三维发力,全面加强林业生态系统治理,在林地湿地管理、古树名木保护、野生动植物安全、林业风险防控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持续守牢生态安全底线,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筑牢绿色生态根基。
严管资源“生命线”,激活林湿保护新效能
严格执行林地用途管制与定额管理制度,科学划定补充林地范围,全市已建成157.22公顷林地储备库,为林地动态平衡提供坚实保障。在湿地保护领域率先突破,出台安徽省首个市级专项法规《亳州市湿地保护条例》,通过“立法+执法”双轮驱动,严厉打击破坏林草资源行为,推动保护管理模式从“事后整改”向“事前预防”深度转变,筑牢生态安全第一道防线。
深耕保护“责任田”,绘就自然生态新画卷
持续优化自然保护地空间布局,高标准推进湿地公园保护修复项目,同步开展保护地问题排查整治,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针对古树名木保护创新举措,为263株古树逐一挂牌建档,并建立“领导包靠”制度,压实保护责任。2025年专项投入资金开展古树抢救,其中申请中央资金12.3万元修复1株一级古树,市级投入9.5万元修复4株二级古树,让“活文物”焕发新生。
织密安全“防护网”,守住林业发展基本盘
在生物安全方面,建立野生动植物保护联席会议制度,专项开展非法猎捕交易食用野生鸟类打击行动;建成省级陆生野生植物救助站与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智能监测平台,实现“救助+监测”一体化守护。在生产安全领域,构建森林防灭火四级队伍体系,细化森林防火网格管理,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与蹲点指导,保持多年“零森林火灾”记录。同时,精准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全年成灾面积为零,圆满完成省级目标,杨树、经济林等重点树种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