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湖北多地破题林改四问 |
| 加入时间:2025-11-17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
| |
|
破题“山要怎么分”
长阳县“3451模式”确权
针对部分林地未确权办证问题,长阳县充分发挥林长作用,探索出“3451模式”,妥善解决了全县11个乡镇121个村2869户7236宗地林权遗留问题,为林农节约资金1400余万元。
“3”,即县、乡、村三级林长带头履职尽责,县级林长专题研究6次,成立88人工作专班,排查弄清近3000户林农林权问题。“4”,即明确对象、地类、分工、经费,县财政专项经费保障确权工作顺利进行。“5”,即摸清底数、讲清政策、指清四界、绘清图纸、理清资料,一户一档准确无误。“1”,即一体系统施治,6万多亩山林有了“户口”,山水资源生态红利持续释放。
鹤峰县数字化林权管理
鹤峰县探索数字化改革新路径,打通林权管理登记难点、堵点。
创新打造“一码管林”数字化管理模式,为每宗林地赋予唯一编码,实现林地承包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通部门间信息渠道;创新林权管理服务,对10万余份纸质集体林地承包合同进行数字化扫描整理,将合同挂接林权登记数据,登记服务延伸至乡镇“家门口办证”;创新全程网办服务,依托自主研发网签系统,实现电子合同在线签署与实时备案,提高林权流转融资效率。
破题“树要怎么砍”
省级林木采伐制度优化
湖北省林业局持续推进集体林采伐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与便民化创新改革,切实保障林木所有权权能。
全面升级办证服务体系,统一使用全国林木采伐管理系统平台,推进办证系统互联互通;全面实施创新审批机制,对适用承诺制的15立方米以下人工商品林采伐申请,免伐区调查设计与伐前查验,直接审核审批,对采伐面积45亩以下且采伐蓄积100立方米以下的,开展伐区简易调查;全面优化采伐申请审批表,集成权利类型、告知承诺、采伐查验信息等内容,只需填报1张表格即可提交申请;全面开展先行试点,牵头出台系列政策,有效降低经营者时间和资金成本。
罗田县推进林木采伐制度改革
“三减”精简便民。减审批程序为一级二人审批制度;减报备材料为最多上传3种资料。减办结时间为半天或即办。
“三新”创新高效。探索将林木蓄积超过15立方米的采伐融入“罗微采”app;试行按面积批准林木采伐,同项目同村同树种合并办理一张采伐证;优化针对部分农户无证情况设计上传四至、树种明确等林权证明,同样适用线上申请审批。
“三严”监管有效。严格第三方作业设计提高质量、严格信用管理、严格疫木采伐、收购运输等关键环节。
破题“钱从哪里来”
宜昌市“碳”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顶层设计“三个一”:明确“实现生态系统碳汇价值”一个方向,制定《宜昌市林业碳汇行动方案》等一套管理制度,搭建一个林业碳汇管理开发平台。
森林碳库“三个基础”: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制定实施森林资源管理八条措施;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固碳能级;建立森林抚育碳汇监测体系,比选固碳能力最优抚育模式。
先行先试“三个探索”:储备一批林业碳汇项目,估算总投资34.56亿元;探索实施林业碳票制度,建立林业碳票规范管理流程;构建“林业碳汇+生态司法”机制,探索在破坏森林资源案件中认购林业碳汇替代生态环境修复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目前已认购3588.69吨林业碳票碳减排量,交易额33.01万元。
十堰市做活林下经济
十堰市林下经济规模达867万亩,总产值120亿元,参与林下经济发展的农民69万人,人均年收入1.8万元。
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把林下经济纳入千亿级绿色食品饮料产业重要发展内容,出台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每年整合专项资金5000万元支持产业发展。
龙头带动。深挖武当道家养生、汉水农耕、诗经故里等本土文化,培育武当山茶、武当山珍、房县小花菇等区域公用品牌。全市已创建林下经济“两品一标”34个,其中“武当山珍”公用品牌价值达68.01亿元,位列全国第八。
破题“单家独户怎么办”
黄冈市依托平台公司
立足盘活用好林权和林业资源,黄冈市委、市政府依托黄冈国投集团公司,组建了黄冈特色农产品投资发展公司、黄冈农村资产运营管理公司、黄冈城乡农产品供应链公司、农文旅投资开发公司,加快推动林权收储、流转、盘活、开发,形成市、县、乡、村四级盘活林权的市场经营主体。构建一体化交易体系,开发“i黄冈”惠农服务平台,规范林权收储流转。目前,全市国有平台公司和市场主体经营集体林权196.6万亩,完成集体林权抵押贷款39笔,融资总额2.06亿元。
黄梅县国有五祖寺林场“五轮驱动”
合作造林:与10多个村签订合作造林协议,由林场负责投资造林和管护,收益四六分成,已完成5000多亩荒山造林任务。
托管经营:与26个村开展山林托管经营,林场经营总面积由8803亩增加到4.13万亩。
基地建设:对承包农户抛荒弃管的林地进行流转,建立4个大型苗木基地1500多亩,为林农提供就近就业岗位1万多人次。
技术支持:承接绿化管护、矿山复绿、国土空间绿化等工程,为林业种植、松材线虫病防治等提供技术服务,每年增加收入2000万元以上。
防火保障:兴建黄梅森林防火大楼,搭建森林防火视频监控中心和5g智慧平台,实现场部和黄梅县重点集体林区网络通信全覆盖。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