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GDP > 林业

 
湖北发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加入时间:2025-11-17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湖北是典型的南方集体林区省份,全省林地面积1.4亿亩,其中集体林地1.3亿亩,占比92.8%。目前,全省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已基本完成,林地确权面积11889.36万亩、发证面积11878.61万亩,共发放林权证374.1万本,确权率和发证率均为92.2%,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中办、国办印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后,为持续答好“林改四问”,湖北围绕政策支撑、林权管理、盘活林权、试点示范、产业发展五大维度发力,取得多方面突破,为林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统筹谋划,构建政策支撑体系
  
  2024年6月,湖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湖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将“积极稳妥”作为深化改革总原则。针对《实施方案》九大重点任务,省林长办配套制定印发了《重点任务清单》,梳理出37项具体工作、97项落实举措,并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省林业局印发了贯彻落实《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具体落实要求举措;分专项印发了加强森林经营、规范优化林木采伐管理、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建设等3份文件。今年6月,经省政府同意,湖北省林业局印发了《湖北省盘活林地、林木、林生态资源改革试点方案》,将盘活集体林权作为重要改革内容。
  
  源头抓起,夯实林权管理基础
  
  一是强化林权管理。出台“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取得林地经营权审批”行政许可审批办法;在5个县开展集体林权合同管理试点,推广使用《集体林地承包合同》和《集体林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研究完善集体林权管理有关制度。连续两年举办全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培训班,编制了《湖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辅导材料》,通过《中国绿色时报》《湖北日报》等主流媒体加强宣传。二是加强林权流转交易体系建设。经省政府同意,以武汉农村产权交易所为依托,推进全省林权交易体系建设。三是加强信息共享互通。开发了全省林权综合监管系统,17个市(州)和7个县(市)实现了与不动产登记系统的互联互通,林权流转业务办理周期较以前缩短60%以上,提升了林业资源配置效能。四是强化纠纷调处。将集体林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纳入平安湖北建设考评体系,建立林权流转纠纷调处台账,依法依规做好林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工作,全省未发生因林地承包经营纠纷50人以上群体性上访事件。
  
  多元推动,全面盘活集体林权
  
  一是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全省各地积极探索实践国有平台收储、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带动、村集体合作经营、大户合作经营等多种集体林经营模式,通过制度、模式和技术等手段创新,完善联农带农利益机制,激活集体林资源、提升集体林效益。谷城县堰河村成立生态旅游经济专业合作社,村民全部参股,2024年合作社纯收入320万元,分红比例达55%。二是改善营商环境,保障林权所有者权益。支持达到一定规模的林业经营者实行林木采伐限额5年总额控制政策,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采伐年龄限制,探索人工商品林按面积审批采伐试点,对适用承诺制的15立方米以下人工商品林采伐申请,免伐区调查设计、免伐前查验,直接审核审批,提高林业经营者自主经营积极性。三是强化绿色金融支持。推进政策性森林保险,构建“生态价值转化+产业链金融+普惠服务”的特色融资体系。截至2024年底,全省投保森林面积5937.26万亩,年度保费总计9415.16万元,林权抵押贷款余额达120亿元,林业经营收益权质押贷款余额达15亿元,天然林与公益林补偿收益质押贷款累计发放8亿元。
  
  加强指导,抓好试点示范工作
  
  指导咸安区和鹤峰县作为全国林权登记提质增效改革试点单位,编制试点方案,按时间节点高效有序完成试点任务,两县(区)改革经验分别入选全国18个典型案例。同时,在7个市、县开展“三权分置”改革、林木采伐管理、林业适度规模经营、森林经营、生态价值转化等省级改革试点任务。经专家论证、省局审查后,另有16个市级试点稳妥推进。截至目前,多地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取得初步成效。省林业局印发全省林业碳票工作指南和方法学,宜昌、恩施等地成功发行“司法认购碳汇”“旅游碳中和”“集体林碳票开发”等多种林业碳票并进行交易。恩施州出台林权抵押贷款和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指导意见;黄冈市依托国有平台组建四大乡村振兴平台公司,建立“国有公司+乡镇+强村公司+农户”上下联动、利益联结的工作机制,加快推动集体林权收储、流转、开发;恩施市出台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退出与处置管理办法;竹溪县双竹林场探索经营性收入激励机制改革试点。黄梅县国有五祖寺林场“五轮驱动”推进场村合作,入选第五批全国林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十堰市坚持改革赋能打造“山水共治”样板,入选第六批全国林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
  
  目标牵引,林业产业质效双升
  
  两年来,湖北省以深化林改为牵引,推进“三绿”并举、“四库”联动,林业产业规模、市场主体、特色品类均有较大发展。2024年,全省林业总产值5751.4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50.2%;经济林、森林康养旅游产值均超千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实现林业总产值3843.41亿元,同比增长9.2%;印发了《湖北省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指南》,林下经济正朝千亿元产值大关迈进;培育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611家、各类新型林业经营主体逾1.3万个,成为带动林农增收的主力军。
  
  下一步,湖北省将以持续答好“林改四问”为导向,在6个方面进一步攻坚:
  
  一是加强制度设计。持续完善林权管理制度,出台全省集体林权管理相关指导性文件。将全省集体林权信息管理系统集成融入省局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完成从省到县(市)的林权登记与林权管理数据互联互通。
  
  二是创新绿色金融。与财政、金融、银行等相关部门联合出台集体林权绿色金融支持办法。
  
  三是强化服务支撑。持续打造完备的林权服务支撑体系,依托汉交所,打造全省联网的林权交易中心;进一步明确乡镇林权服务机构和职能,打造林农服务之家。
  
  四是深化机制创新。持续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尤其是在集体林适度规模经营模式、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上大胆探索,激活集体林资源、提升集体林效益。
  
  五是妥善化解纠纷。坚持稳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时发现和化解林地承包矛盾纠纷,确保社会稳定。
  
  六是激活发展动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强化品牌建设和全产业链发展,提升林业产值。
  
  
[林业] 湖北发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林业] 湖北多地破题林改四问
[农业] 组团发展带动乡村共富
[旅游] 一票游多日 一举能多得
[林业] 安徽亳州筑牢林业安全屏障 守护
[林业] 造林承包合同岂能成废纸一张
[林业] 森林法官多跑一公里守护绿水青山
[工业] 大范围寒潮来袭供暖保障如何
江西抚州绿水青山变幸福靠山
这片绿,不只是底色更是生活
守护绿水青山 绘就生态画卷
江西抚州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产值
践行两山理念修复生态的铜陵经验
手机套餐不应升易降难
多地推进物流行业降本增效
单次或套餐 你会怎么选
免密支付莫跟消费者玩捉迷藏
田间秸秆成山 电厂为何还喊饿
福州市民共建共享口袋公园
一个独具特色的城市发展样本
发展银发经济 守护稳稳幸福
城市治理需要更多多管局局长
养老护理人才供给如何更好满足需求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