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故事

 
甘肃山丹改出绿水青山新生机
加入时间:2025-11-24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初冬时节,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春弘丰源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多昭在自家新改造的珍珠油杏园子里忙碌着。“以前守着林子愁出路,现在林地能入股、能贷款,我经营合作社,既照顾家里又能赚钱,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吴多昭说。
  
  这份喜悦,源自山丹县系统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效盘活集体林草资源,实现生态受保护、产业增效益、群众得实惠的共赢局面。
  
  “过去由于林权登记测绘精度较低、档案收集不完整等一系列问题,一地多主、产权不清等现象普遍。”“我家分了20亩林地,光是巡护一次就要大半天,更别说管护和经营了。”“之前想用林权证抵押贷款扩大养殖规模,银行说评估难、监管难,跑了三趟都没办下来。”……山丹县组建县、乡(镇)、村三级工作专班,设立林改办公室,深入了解村民、经营者的困扰,针对产权不清、经营分散、融资困难等难题,统筹协调改革工作。
  
  山丹县创新建立“林改+”部门协同机制,由自然资源部门牵头,林草部门主抓业务,各乡镇压实属地责任,形成权责明晰、运转高效的工作体系。同时,聘请第三方测绘机构,综合运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gps及rtk等技术实地勘界,将原林权数据与“国土三调”等成果套合比对,重点解决权属重叠、登记信息错误、面积不符等问题。
  
  “在‘影像比对+实地勘测+四方确认’的工作机制下,我们已完成全县8个乡镇36个村资源调查,发放不动产权证286宗,调解林权纠纷79起,调处成功率100%。”山丹县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祁克博介绍。
  
  通过改革,陈户镇山湾村积极探索“林下经济+森林旅游”产业模式,依托现有林地资源,由村集体入股合作社,打造经营集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石城门休闲园,有效解决了分山到户后林地碎片化、经营效益低的问题。
  
  随着改革深入推进,山丹县把发展林草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林农增收的重要抓手。构建“林业+”复合发展体系,倡导发展以林下种植养殖、生态旅游等为主的绿色产业。同时,与金融机构合作,创新推出“林碳汇预期收益权+林权”质押贷款,有效盘活林草碳汇资源资产。
  
  “我们正在打造‘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把零散林地聚起来。”祁克博说。目前,全县已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2个,经营林地面积40亩。今年已完成林权抵押贷款1笔,贷款金额300万元。(魏春 杨伟)
  
  
[工业] 中国制造企业加快绿色发展步伐
[旅游] 四川持续拓展文旅融合路径
[旅游] 非遗+旅游:超越打卡的创新之道
[工业] 智能生态驱动转型升级
[林业] 甘肃正宁:造林护绿富农家
[农业] 金观平:着力壮大乡村特色产业
[林业] 我国人均100棵树说明了什么
[工业] 新疆出台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办法
甘肃山丹改出绿水青山新生机
森林可持续经营绘就两山转化重庆
内蒙古:绘就绿色发展画卷守护北
福建森林提质四大举措打造百姓幸
江西抚州绿水青山变幸福靠山
财米油盐:秸秆变黄金 空气变馒
让废旧动力电池变身城市矿产
旧衣回收为何变套路回收
让废旧动力电池变身城市矿产
从四本账说说消费和浪费
各地将全面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
从南京看到城市如何实现更好发展
千年古都如何更有国际范儿
告别拎马桶 人民城市有高度更有温度
福建厦门:打造宜居城市 让百姓生活更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