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GDP > 旅游

 
阳朔精研生态山水经 巧打旅游康养牌
加入时间:2025-11-28  来源:中国环境app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的美誉。
  
  近年来,阳朔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实施漓江生态保护和修复,走出了一条生态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守护漓江生态底色
  
  初冬时节,漫步阳朔县遇龙河畔,只见碧水清幽、波光粼粼,江面排筏往来如织,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中。
  
  多年前,由于污水直排、采石挖砂、乱砍滥伐等行为未得到及时遏制,漓江生态环境一度遭到严重破坏。
  
  面对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当地政府痛定思痛,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持续推进漓江流域生态修复,同时关停漓江两岸采石场、拆除漓江附近的餐馆、严控农业面源污染、推动游览排筏“油改电”等,全方位呵护漓江。
  
  有了坚实的生态基底,群众成了最大的受益者。阳朔县白沙镇遇龙村,这个位于山水间的村落,曾经因为“脏乱差”而一度制约自身发展。如今,经过综合整治和发展旅游,遇龙村成为备受瞩目的乡村治理典范与旅游胜地。
  
  “我们把保护生态环境纳入村规民约,同时还建立了监督机制确保落实到位。”遇龙村党支部书记封志伟说,现在环境变好了,村民经营起竹排漂流、民宿、农家乐,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旅游饭。
  
  近年来,阳朔县积极探索实施漓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奖补机制,让沿岸群众纷纷端上了生态奖补的“金饭碗”。
  
  “我们从漓江干流游览排筏经营收益中提取10%的费用作为生态补偿基金,基金的90%按比例分配给沿岸受益群众。”阳朔遇龙河景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朔勇介绍。
  
  “划一趟45元,忙的时候一天能跑8到10趟,还能拿到旅游项目的分红……”蒋爱乾是一位工龄超20年的“金牌”竹筏工,说起漓江这些年的变化,他脸上带着一丝骄傲,幸福感溢于言表。
  
  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阳朔每年给漓江干流和遇龙河核心区域7万多群众带来收入约1.2亿元,越来越多的群众端起了“生态碗”、吃上了“生态饭”。
  
  打造“山水间”的栖居体验
  
  “这里风景很美,花海非常漂亮,稻草人也很有趣,感觉真好。”在阳朔夏棠寨村,迷人的山水田园风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近年来,阳朔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康养旅游,切实让游客在“画里山水”中享受高品质的栖居体验。游客拍照打卡,喝喝咖啡,再租辆电动车寻觅遇龙河风光,在山水间栖居找回生活本真。
  
  同样成为热门打卡地的还有鸡窝渡村。这个曾经污水横流、鸡鸭乱窜的小村庄,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民宿村”,在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的同时,也吸引了墨兰山舍、竹床溪语、画山云舍等精品民宿纷纷落户入驻。2024年,鸡窝渡村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5万元。
  
  通过乡村环境治理和风貌改造,阳朔还打造了以兴坪渔村、旧县村、凤楼村等为代表的新型农村,有效带动了民宿业的快速发展。目前,阳朔共拥有3700多家民宿,“民宿+”经济活力日益彰显。
  
  “我们这里山清水秀,空气常年清新,负氧离子含量居高,每一次呼吸都是与自然的深度对话,特别适宜生活与休养,是天然的康养胜地。”阳朔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黄秀琴说。
  
  目前,阳朔的康养旅游形成了多元布局,康养场景遍布各大景区与度假区,十里画廊观光、遇龙河漂游、徒步穿行成为自然疗愈的经典选择,众多民宿酒店也融入康养服务,提供定制化体验,让游客在亲近自然中舒缓身心。
  
  此外,兴坪西街等地的中医夜市也深受欢迎。针灸、拔罐、壮医药线点灸等11种疗法可现场体验,搭配中医膳食调理、瑶医瑶药展示,实现“在山水间疗愈,在生活中康养”,中医妙法实力圈粉外国友人。
  
  做好“山水文章”激发发展新动能
  
  “唱山歌哎,这边唱来那边和……”熟悉的旋律拉开了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的序幕。
  
  这是阳朔县打造自然景观与人文艺术深度融合的典范。每当夜幕降临,这场大型文化演艺项目,将桂林山水与广西民族文化完美结合,通过实景演出的形式,向游客展示了壮族歌仙刘三姐的传说以及广西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成为阳朔旅游的标志性文化体验项目。
  
  阳朔县还打造了宋城·桂林千古情、三生三世三千漓、漓水古越等大型文旅演出,同时依托“商业+文旅”,打造出益田西街、戏楼、乌布小镇等一批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特色商业街区,有效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增长。
  
  “在生态与体育融合发展上,我们也探索出多元路径。”黄秀琴介绍,目前,攀岩、飞拉达、滑翔、低空飞行、皮划艇等20多种户外运动遍布全县。
  
  户外运动的蓬勃发展,进一步带动赛事运营、装备销售、住宿餐饮等全产业链发展,以2025“桂野仙踪”广西户外运动体育消费嘉年华为例,仅在阳朔就落地14场高水平赛事,吸引近6万名选手参赛,预计辐射带动30万游客到访,带动旅游及相关产业创收约10亿元。
  
  如今,阳朔县逐步培育出了集文化体验游、休闲体育游、康养度假游等众多业态于一体的旅游产业体系,旅游品质不断提升,旅游经济规模不断增长。2024年,阳朔县全年接待游客2322万人(次)、同比增长10%,实现旅游总消费333亿元。
  
  不仅如此,阳朔的金桔产业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作为“中国金桔第一县”,阳朔县的金桔产业正以其独特优势,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摇钱树。2024,全县金桔种植面积达23.8万亩,年产量51.9万吨,年产值超46亿元,并且连续5年荣登地理标志区域品牌“百强榜”。
  
  眼下,阳朔县迎来了金桔的丰收季节,金黄的果实挂满枝头,农户们忙碌采摘,欢声笑语与丰收景象交相辉映,勾勒出一派产业兴旺的繁荣景象。(蓝皓璟)

 

  
  

[旅游] 阳朔精研生态山水经 巧打旅游康
[林业] 江西:亿亩山林点翠成金
[林业] 浙江近五年累计造林188万亩
[林业] 广东以森林文化绘就生态文明新图
[旅游] 全球圈粉 南京入境游吸力十足
[工业] 中国制造企业加快绿色发展步伐
[旅游] 广西积极推动林业生态旅游和森林
[旅游] 四川持续拓展文旅融合路径
甘肃山丹改出绿水青山新生机
森林可持续经营绘就两山转化重庆
内蒙古:绘就绿色发展画卷守护北
福建森林提质四大举措打造百姓幸
江西抚州绿水青山变幸福靠山
北京市属公园绿化废弃物循环利用
多地持续推进住房以旧换新工作
财米油盐:秸秆变黄金 空气变馒
让废旧动力电池变身城市矿产
旧衣回收为何变套路回收
民生为本 上海建设宜居城市
农业农村部部署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
各地将全面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
从南京看到城市如何实现更好发展
千年古都如何更有国际范儿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