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故事

 
青山绿水照梦来
加入时间:2024-10-29  来源:人民日报  
 
  提起江西婺源,很多人会想起梯田花海。其实,这里也是2400余种高等植物和12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生存的家园,有着独特的景观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资源。
  
  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发挥好这个课堂的作用,专业的力量不可或缺。2018年,我们在婺源成立了一家自然教育科普机构——林奈实验室,希望依托这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通过自然教育、自然科普的方式,带动更多人感受生态之美、体悟自然之趣,增进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
  
  真正扎根自然、理解自然,才能做好这份事业。6年来,我们结合所学所长,探访了600多个自然村,对当地的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积累了1万多份生物照片、影像资料。从3个人的讲师队伍,到30多人的专业团队;从一间小实验室,到正规化的生态学校……如今,我们的线下自然教育活动已服务超5万名海内外青少年,自然科普受众累计超200万人次。我们的梦想在这里落地生根、结出硕果。
  
  自然教育重在建立人与自然的连接,体验性、实践性强。在峡谷观察夜行性动物的行为,在溶洞了解喀斯特洞穴生物的节律,为无家可归的鸟儿制作人工巢箱……以山海林河为教室,以鸟木虫兽为内容,我们顺应青少年的好奇心,打造多种主题的研学课程,为孩子们搭建起亲近自然的桥梁。当抽象的书本知识以可听、可视、可感的方式呈现在眼前,不仅陶冶身心、丰富视野,也播撒下热爱自然的种子。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往往是这样自然而然的过程。而这,正是我们推崇自然教育的意义所在。
  
  良好的生态环境,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守护。动员更多人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一方面,我们结合当地群众关心的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农业病虫害防治、禁渔禁猎等问题,推出系列科普讲座。另一方面,我们注重将自然教育融入乡村全面振兴事业。比如,紫阳镇雍溪村依山傍水、古树葱茏,我们在这里开设观鸟课、水生态课,小山村越来越热闹。聚人气,生财气,民宿、农家乐等产业随之发展起来。村民们认识到,守护自然与致富增收并不矛盾,好生态还能带来好生意。
  
  开发民俗课程、打造萤火虫营地、整治村庄环境……当一个个古老的村落被激活,人的视野更加宽阔。守护好山好水,不是“要我干”,而是“我要干”。很多村子自发组织了生态巡护队,共护生态的内生动力更加强劲。让更多人切实从绿水青山中受益,生态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能被更好调动起来。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才能凝聚起共建美丽中国的强大合力。
  
  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野。一堂自然教育课程、一场科普讲座、一次野生动植物救助,都是在探索与大自然的相处之道。我们坚信,当更多的心灵被自然之美触动,更多的力量为保护生态汇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将渐行渐近。(作者为林奈实验室创始人,本报记者朱磊采访整理)
  
  
[工业] 山东布局天空之城 打造低空产业
[工业]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向哪转 怎么转
[农业] 乡村韧性足 富民生态美
[旅游] 文旅部公布16起典型案例 聚焦
[工业] 安徽汽车产业何以出彩
[林业] 广东植树造林新风尚形成
[旅游] 中经评论:激发暑期文旅消费新动
[工业] 该如何遏制污染治理者造假的行为
念好文旅经 乡村正振兴
“中国黄花之乡”:小小黄花如何
广州从化黄场村:黄皮打造乡村振
海南绘乡村振兴新图景:规划赋能
设施农业助农增收 五彩椒带来多
海南将滚动推进零碳园区建设
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试产成
以旧换新势头不减 汽车销量腾飞
坚决防治纠正政务服务面子工程
让无标签饮用水瓶有迹可循地循环
基本养老金≠个人养老金 这两笔钱要分
构建人民城市新格局:城市高质量发展稳
以无废城市建设推动美丽城市建设
见缝插绿 口袋公园激活城市发展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物种新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