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GDP > 林业

 
从沙进人退到沙里掘金
加入时间:2024-06-13  来源:中国经济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防沙治沙取得了显著成效,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随着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在不少区域“沙进人退”的局面得到历史性转变,“沙里掘金”成为治沙者们的新实践。一片片得到治理的沙地,正在变为产业聚集的“聚宝盆”。
  
  化“沙之害”为“沙之乐”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景区地处中国四大沙漠之一——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治沙人在这里固沙植绿,累计治理沙漠150万亩。
  
  当黄沙不再成为威胁,对“用沙”的探索让这座沙漠小城的文旅产业冉冉升起。初夏时节,沙坡头景区进入旅游旺季,景区内游人如织。
  
  远远望去,越野车在连绵起伏的沙丘之间陡然攀升又疾驰而下,“沙漠冲浪”的失重感引发阵阵尖叫;载着游客的骆驼蜿蜒成队,伴着声声驼铃在大漠之中悠然前行;手抓滑沙板,游客从百米沙坡之巅俯冲而下……2007年,沙坡头景区成功入选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5年景区游客人数首次突破100万人次。
  
  随着防沙固沙科学体系的建立,沙漠旅游也更有底气突破沙漠边缘,逐渐向沙漠腹地探索,为发展沙产业增加附加值。中卫市以沉浸式体验游为特色,建成黄河宿集、沙漠传奇等一批高端休闲度假产品。
  
  位于腾格里沙漠腹地的沙漠星星酒店挖掘沙漠和星空资源,为游客提供观星指导、沙疗等体验式服务,让游客深度感受沙漠带来的乐趣。
  
  “没有治沙,就没有沙坡头景区。”扎根腾格里沙漠30多年的治沙人唐希明感慨道。2023年,中卫市共接待游客超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88亿元。
  
  沙漠中种出绿色“聚宝盆”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额木庭高勒苏木布拉格台嘎查位于科尔沁沙地边缘。布拉格台在蒙古语中意为“有泉眼的地方”,然而十多年前,这里沙海肆虐,风沙掩埋了泉水,蚕食了耕地和公路。
  
  风沙刮起来昏天暗地,连种下的树苗都吹走了。在一次次种树失败后,布拉格台嘎查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国发发现,荒山上的山杏树挺过了一次次风沙。
  
  “山杏耐旱、抗寒、适应性强,是固沙保土、涵养水源的优良乡土树种,而且春可赏花、夏可摘果,还有经济价值。”2012年,陈国发带领村民们在1000多亩荒山上种下了6万余棵山杏树,成为布拉格台嘎查的第一片“希望林”。
  
  在当地林业部门的支持下,布拉格台嘎查开展了林果基地种植项目,基地总建设面积3500亩,栽种了龙丰果、鸡心果等17个品种的果树。2023年,布拉格台嘎查又在林果基地种植2000亩黄芪和苍术,通过林药间作丰富了林下经济业态。
  
  “预计到今年盛果期,林果基地大约能产300吨水果,年收入可达120万元。”说起一年年壮大的绿色产业,陈国发乐得合不拢嘴。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林沙草产业总产值超850亿元,沙漠绿洲化身为沙区群众的绿色“聚宝盆”。
  
  毛乌素里长出“试验田”
  
  “我们不能光单纯治沙,还要想怎么把沙子用起来,让沙区的群众富起来。”在我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地,陕西省神木市生态保护建设协会会长张应龙说。作为全国防沙治沙标兵,这些年来他和团队一直在毛乌素进行着各种试验,“我们想找到最符合毛乌素的沙地产业”。
  
  陕西省神木市生态保护建设协会的治沙造林基地位于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这里四周被郁郁葱葱的树林拱卫着。但61岁的张应龙清晰地记着这里治理前的景象——沙丘连着沙丘,起伏延伸到天尽头。
  
  21年间,治沙造林基地累计治理沙地面积达42.8万亩,治理区林草覆盖度从3%提高到65%。2005年开始,基地与多家科研单位与高校合作,围绕毛乌素沙地综合治理、沙生植物开发利用等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研究。
  
  记者随着张应龙来到一片樟子松林。“看这赤松茸品质多好,长得多粗壮。”张应龙随手扒开一棵樟子松下的松针和木屑,一簇簇赤松茸就呈现眼前。
  
  张应龙说,为了在毛乌素沙地人工种植赤松茸,基地的科研团队花费多年,经过组织培养、菌种驯化后,才将赤松茸从实验室带进樟子松林进行试种。他们不仅种樟子松、长柄扁桃,还在沙丘背风坡尝试种植树莓、蓝莓、黑莓、酿酒葡萄等,希望培育出适合在这里生长的品种,在撬动沙区生态经济的同时,建起毛乌素沙地植物基因库。
  
  “我们需要学会以治沙拉动产业发展,靠产业推动治沙事业。这样的良性循环才是真正可持续的治沙之路。”张应龙说。(记者姜辰蓉、魏婧宇、马丽娟、付瑞霞)


[旅游] 44名老挝华裔新生代开启游学普
[旅游] 走,去桑科草原过“营地慢生活”
[旅游] 四川发布“古蜀文明文物主题游径
[旅游] 我国入境游持续升温
[工业] 我国光伏装机突破10亿千瓦 新
[旅游] 苏州园林:“咫尺乾坤”邂逅千年
[农业]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绿色通道达境
[工业] 前5月我国绿电交易量超过220
广州从化黄场村:黄皮打造乡村振
海南绘乡村振兴新图景:规划赋能
设施农业助农增收 五彩椒带来多
传统文化“年轻化”表达 架起中
四川小金县“金山玫瑰”采摘溯源
建材以旧换新促升级
防晒衣不防晒 亟待监管阳光破局
政府热线前的嬉笑 失守的何止是
重点工程建而不用 背后是管理躺
以旧换新拉动手机销量持续增长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物种新
我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逾80%
去新疆!畅游天山地理画廊
筑牢海上生态保护防线 强化海上监管整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