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产业 > 生态产品

 
山青水绿林果香
加入时间:2024-06-11  来源:中国经济网  
 

  车子驶入四川省蒲江县,便进入了一片林海碧浪中,苍松翠柏,茂林深篁。放眼望去,绿,满眼青翠的绿。
  
  沿着水泥山路蜿蜒向西,过了朝阳湖的一湾碧水,记者到达朝阳湖镇仙阁村,白墙黛瓦,房舍俨然。
  
  “我们村耙耙柑全施有机肥,人工除草,用酵素进行病虫害防控,种出的果子甜度高、水分足,还是绿色认证产品。一亩产量4000斤,地头价平均一斤4~5元,全村一年的柑橘产值超过8000万元!”说起今年村里耙耙柑绿色种植的效益,仙阁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四贵颇有兴致。
  
  漫山的柑橘林,郁郁青青,环村的朝阳湖,澄澈碧绿,湖中游鱼细石,清晰可见,微风吹过,草木香沁人心脾。如今满目如画的仙阁村,并非全然天成,而是经过多年循环种养的探索才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
  
  “过去,朝阳湖这片儿就是个臭水沟,畜禽粪污、烂果子到处都是。”李四贵回忆,近些年,仙阁村家家户户建沼气池,进行粪污还田;将残果、尾菜收集起来制成生物酵素,用来进行作物的病虫害防控,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实现了农产品“高产、优质、绿色”。
  
  仙阁村的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模式,在蒲江县并非个例。2020年以来,蒲江县结合当地柑橘、猕猴桃、茶产业发展实际,在全域实施“两个替代”,即以有机肥替代化肥、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构建了绿色种植技术体系、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农业投入品市场体系,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耕地等级逐年提升,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产业转型 农业更绿了
  
  正值初夏,仙阁村千亩柑橘种植基地内,绿意葱茏,谢了花的柑橘树,长出青绿的幼果。种植大户林寿华这几日正忙着找人“精筛细选”,为柑橘树疏果。
  
  林寿华的种植基地原是一片荒山,30年前,他承包下来开始种柑橘,借着蒲江县气候土壤等天然优势,在随后的20多年里,蒲江柑橘一时风光无限。但2014年前后,林寿华明显感觉到,产业效益大不如从前。“大概八九年前,蒲江的耙耙柑,地头只能卖到一斤0.5~1元。”林寿华回忆道。
  
  林寿华的种植体验正是蒲江县林果产业发展的缩影。蒲江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蒲江县拥有晚熟柑橘、茶叶、猕猴桃三大主导农业产业,近几年,一方面,产业因其他地区的广泛复制,蒲江县传统的品种优势逐渐降低;另一方面,当地农户为了追求高产,提早采摘上市,过度施肥、频繁打药,导致土壤养分失调、板结酸化,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传统农业产业同质化竞争激烈,“人无我有”的优势逐渐式微,如何破解特色农产品质效降低的困境,实现“人有我优”?
  
  2020年,蒲江县在全县柑橘、猕猴桃、茶叶三大主导产业上,实施“两个替代”和绿色种养循环工程,“用差异化发展来应对同质化竞争,通过‘绿色供给’实现‘绿色增收’。”蒲江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蒲江县通过构建绿色种植体系、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农业投入品市场体系,为三大产业的全产业链确立发展标准。有了标准,农民只需要参照标准规范来种植,种出来的果子绿色低碳不愁销路。
  
  去年底,按照“两个替代”种植出的蒲江爱媛橙就被贴上“碳标签”,走上了高端水果之路,通过扫描“碳标签”,消费者可完整准确查询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按照‘两个替代’来种植,一株树就能卖到500~1000元,这些果树就是我们的‘摇钱树’。”说起现在的效益,林寿华分外高兴。
  
  通过实施“两个替代”工程,蒲江县农业绿色发展能级不断提升,新增绿色、有机等认证面积超3万亩,全县“两个替代”柑橘产品抽检合格率100%。
  
  生态改善 农民更富了
  
  “从2020年开始,政府倡导仙阁村作为全县饮用水源保护地,开展种养循环粪肥还田。”李四贵告诉记者,村里买了4台粪污车,全村的畜禽粪污收集起来,还田用到果园里。
  
  在仙阁村占地不足10亩的酵素基地,堆放着满满的大桶生物酵素,有洋葱酵素、大蒜酵素、柑橘残次果酵素。
  
  李四贵介绍,在耙耙柑种植中,每10天喷洒一次酵素,就可以实现防虫、驱虫的效果,目前仙阁村5000亩林地中有2000亩柑橘种植使用酵素进行防控,种出来的耙耙柑,一斤能卖10元以上。
  
  实施“两个替代”以来,蒲江县有机肥使用覆盖率达75%以上,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超7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6.94%。“两个替代”种植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均低于绿色食品产地环保标准,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西来镇最开始先试验了四五百亩地,第二年开春就发现,猕猴桃果树的枝干、根系明显更粗壮了,特别是8月果子成熟时,果子口感、外形、颜色明显更好!村里就召集农户来看效果,来年又试验了2000亩左右。”西来镇彭河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先海向记者介绍。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当地通过以点带面的示范,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增收效果,农民的主动意识就调动起来了。“现在农民都意识到了养地的重要性,政府推荐每亩地施用有机肥800斤,实际中,农民施用量普遍在1000斤左右。”蒲江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两个替代”以后,蒲江县现已建成技术示范基地92个、3万余亩,形成水口村“股份制经济联合社+社会化服务机构+农户”模式、仙阁村“供销社+村集体经济+市场主体”模式、南锋村“农业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模式等特色模式近20种。成功培育“水口红”“三湖春”“丑美阿柑”等农产品品牌20余个,全县参与“两个替代”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加约3万~10万元,农业质效大幅提升。



[林业] 连云港构建多维立体的候鸟保护体
[工业] 山西长治创新分布式光伏并网模式
[林业] 新疆阿克苏发展沙产业实现绿富同
[林业] 新疆启动今年塔河胡杨林生态环境
[旅游] 持续打造乡村旅游好风景
[工业] 改造升级拓展煤电能力圈
[旅游] 青海海东乐都区:梨花绽放美丽经
[工业] 拥抱ai技术 推动钢铁行业绿色
云南龙陵:林下经济激活绿水青山
解锁青山绿水间的共富密码
茶山上 一场生态变革悄然展开
让绿水青山生金淌银
四川在绿水青山间奏响“两山”转
闲置手机这样处理
深入推动现制饮品业塑料污染治理
全国汽车以旧换新智能服务平台上
新规施行后你的快递将有哪些变化
家电以旧换新 不到8个月购买量
守护绿水青山 共建美丽中国
从办公楼宇到老旧小区 上海稳步推进城
完整社区建设让生活更美好
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
困在手机里的老人还需亲情解困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