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产业 > 绿色企业

 
做好城市更新的能源文章
加入时间:2025-08-31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彭天铎 田磊
 
  城市更新,不是物理空间的简单翻新,而是以系统性思维重塑城市功能。在能源领域,意味着安全保障、绿色转型等多重目标。
  
  今年以来,“城市更新”成为多地发展关键词。从老旧小区改造到地下管网升级,从城中村改造到韧性城市建设,各地纷纷加快行动,释放出以更新带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信号。国家发展改革委介绍,预计未来5年,我国将改造近60万公里城市燃气、供排水、供热等各类管网,投资规模预计超4万亿元。如此大规模的更新行动,不仅关乎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更与重构城市能源系统紧密关联。
  
  能源,是城市正常运转的底层支撑,关系千家万户冷暖安居,影响千行百业发展方向。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既要夯实“看不见”的管网基础,也要重构“用得起”“用得好”的能源供给体系。这一发展方向,已在近期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得以明确——会议提出,要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全面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2024年末,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7%,常住人口超过9.4亿人。机动车保有量持续攀升,电力、燃气、热力等城市终端用能需求快速增长。与之相伴的,是大量化石能源消耗所带来的碳排放压力和生态环境挑战。一些城市高峰负荷创新高,电力紧张、“气荒”等问题阶段性出现,显露出城市能源体系在应对极端天气和复杂场景中的脆弱性。
  
  从结构上看,尽管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持续提升,但在多数城市,煤电、天然气仍是供能主力。部分火电机组频繁调峰,导致效率降低、煤耗难降等问题,绿色低碳目标推进仍面临一定约束。此外,城市能源基础设施薄弱、结构单一、韧性不足等问题仍困扰着部分城市发展,地下能源管网布局交错、年久失修,供热、供气系统存在安全隐患,面临突发事故风险。在提升智能化、数据化水平方面,一些城市处于初级阶段,难以实现能源运行的全域可视、动态调度和精准响应。
  
  城市更新,不是物理空间的简单翻新,而是以系统性思维重塑城市功能的过程。尤其在能源领域,更新意味着安全保障、绿色转型、智能提升等多重目标的叠加。
  
  一方面,能源基础设施改造需全面提速。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将“加快老旧管线改造升级”列为建设韧性城市的重要抓手,意在补上城市安全短板。这不仅包括传统的电力、燃气、供热系统,还应涵盖多网融合、智能调度等技术平台建设,实现“看得见、调得动、保得住”的能源运行体系。
  
  另一方面,绿色低碳理念要融入城市更新全过程。推进分布式光伏、地热、生物质能在社区、园区的本地化布局,打造“源—网—荷—储”协同的新型城市能源生态。通过建设零碳园区、零碳建筑等,推动能源消费方式由高碳向低碳转变,重塑城市的绿色底色。
  
  城市能源未来的演进方向,离不开技术赋能。推动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是破解城市用能难题、提升运行效率的关键突破口。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入城市能源管理各环节,建设智慧能源系统和城市级能源大脑平台,实现从“粗放调配”向“精细运行”转变,从“应急补救”向“主动预警”转变。鼓励在工业园区、交通枢纽、公共建筑等场景试点虚拟电厂、智能微网等新模式,为城市能源供需平衡提供支持。
  
  政策机制也需同步发力。推动绿色能源项目纳入城市更新整体规划,完善绿电交易市场机制,探索分布式绿电就地消纳的财税支持政策。建立绿色建筑能耗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引导企业、居民参与绿色用能、绿色生活,推动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低碳氛围。
  
  无论是夯实管网安全,还是推动绿色能源布局,无论是提升系统韧性,还是实现智能调度,城市能源更新都将成为推动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驱动力。以更新促转型、以转型提质量,城市能源不仅要更安全,也要更绿色、更智慧。(作者分别系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
  
  
[工业] 云南昆明加快推进工业领域绿色低
[农业] 让乡村既能寄托乡愁 也能承载梦
[旅游] 新疆文旅消费热度持续攀升
[旅游] 走进服贸会:科技带来文旅新体验
[工业] 企业清洁生产为替代修复提供新思
[农业] 十四五以来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
[林业] 内蒙古开展护松2025专项整治
[林业] 湖北恩施深化集体林改 释放鄂西
安徽旌德怎样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
美丽陕西:绿水青山里藏着幸福密
远山新绿 白沙雨林的两山答卷
忘不了的乡愁 如何成乡村振兴流
黔东南州深做山水文章 探索民族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你如何处理大
旧家具扔比买难 不妨从垃圾清运
新华视点:遏制农村高额彩礼 该
推进以旧换新从规模扩张转向质效
循环校服应如何推而广之
以治理创新推动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
把城市更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花园城市是什么样的城市
《十堰市美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发布
美丽乡村建设要从房前屋后做起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