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内资讯 国际视野 增绿举措 碧水行动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绿色GDP 论坛
资源节约 创新发展 示范创建 地方故事 政策法规 生态科技 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剪影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产业 > 绿色企业

 
新能源高比例消纳靠什么
加入时间:2025-11-04  来源:经济日报  
 
  2025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上发布的《能源变革指数蓝皮书2025》显示,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持续快速增长,尤其是光伏发电装机增速明显领先于风电。然而,光伏发电在部分高渗透率国家的装机增速出现放缓,反映出电网调度和市场机制在快速扩张过程中面临结构性挑战。
  
  作为新能源利用大国,我国近日正式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面对新目标,我们如何应对更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挑战?
  
  探索水风光一体化开发
  
  水电是开发历史最悠久、技术最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形式之一,不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清洁绿色电能,还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容量支撑和灵活调节作用,带动了风光等新能源大规模高质量发展。2024年,我国水电发电量达1.42万亿千瓦时,分别占总电量和可再生能源电量的14%和41%。
  
  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开发是近年来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充分体现了资源互补、效率提升、成本优化等特性。水风光一体化的机理是电源特性互济互补,风电和光伏呈现日内互补,水电与风光呈现季节性互补。同时,水电可以根据风电、光伏出力的变化,利用调蓄能力进行日内调节,以平抑风电光伏的短期波动。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昇表示,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在全球占比快速提升,电力系统供需特性和运行方式正发生深刻变化,水电将长期作为承担灵活调节功能的可靠电源,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新能源电力消纳贡献不可替代的力量。
  
  以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为例,今年7月17日,四川省最大负荷超7300万千瓦,雅砻江梯级水电出力达1864万千瓦的历史峰值。7月31日,梯级水电日调峰容量1175万千瓦,单日调峰幅度达到66%。此外,雅砻江基地两河口水电站和柯拉光伏电站水光互补联合运行情况良好,在保障四川省电力供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依托流域水电调节能力,带动流域及周边风光新能源基地化规模化发展,实施水风光一体化开发,有利于提高流域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提升水电保供能力和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水平,是新时期科学开发水电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创新模式。
  
  李昇表示,中国希望依托于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的开发实践,将“水电+新能源”的综合开发模式应用于能源国际合作,为部分国家优化能源结构、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提供可行选项,更广泛地惠及全球能源转型。
  
  促进电力市场高效运行
  
  电力市场是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能源转型,实现新能源高水平利用的重要载体。
  
  苏州是工业大市,也是用电大市。为精准应对企业绿色用能需求,苏州近年来构建了覆盖全市的绿电绿证服务网络。国网苏州供电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副主任曾维英介绍,2024年10月,苏州市级绿电绿证服务站正式成立,并建成1个微网点、8个服务专区,实现区县全覆盖。
  
  目前,苏州绿电绿证交易规模快速增长,绿电交易用户491户,绿电交易规模超53亿千瓦时、绿证交易近91万张,交易量占江苏省三分之一以上,并成功推动了分布式光伏参与交易、新能源聚合交易以及江苏省首笔多年期绿电交易等创新实践。
  
  苏州的实践只是一个缩影。我国作为全球最大清洁能源投资国,正以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为目标,探索高比例新能源消纳与市场化配置的平衡之道。经过十年探索实践,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由2016年的1.1万亿千瓦时提升至2024年的6.2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由17%提升至63%,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凸显。
  
  电力市场功能有效发挥,为高比例新能源接入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杨昆介绍,2024年,我国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超过1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比重达55%。今年1月至8月,全国绿证交易量突破1.58亿张,交易电量20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3%。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说,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调节能力需求旺盛,独立储能、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各方可共同研究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市场机制,进一步加强电能量、辅助服务市场衔接,创新爬坡、转动惯量等辅助服务品种,通过市场化手段提升系统灵活调节能力,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
  
  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司长郝瑞锋表示,要完善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参与的市场机制。持续推动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合理保障新能源收益,分步骤有节奏推动燃气、热电联产、水电、核电等参与市场。建立健全适应新型储能、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等灵活性资源参与的市场机制,推动新型主体参与市场。结合“沙戈荒”新能源基地项目建设和调用模式,深化新能源基地参与市场的交易机制研究,统筹促进就地消纳和外送利用。
  
  实现绿证全周期闭环管理
  
  绿证交易,同样是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市场化手段。国家能源局正加快构建以绿证为基础的绿色电力消费体系,推动从“用上电”到“用好电”再到“用绿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绿证是一种电力生产消费凭证。按照国际通行的概念,绿证是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的“身份证”。它记录了特定的1000千瓦时上网电量是来自全国哪个风电场、光伏电站或是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通常用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核算或者消费认证等。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常务副院长易跃春介绍,中国绿证具有权威性、唯一性、通用性的特点。其中,“权威性”可概括为“三个不能”,即企业不能申领国外绿证替代,不能申领国内其他同属性凭证,也不能在绿证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中重复获利。“唯一性”可概括为“三个唯一”,即绿证是可再生能源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也是生产和消费的唯一证明。“通用性”是指绿证能广泛应用于绿色能源消费核算、绿色电力消费认证、节能降碳政策衔接以及国际互认等多个关键领域。
  
  目前,我国已实现绿证全周期闭环管理,建立起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实现了从建档立卡、核发、交易、应用到注销的全周期闭环绿证管理制度,保障了绿证全范围覆盖、全周期闭环、全过程透明、全环节高效。
  
  2025年1月至8月,全国交易绿证4.64亿个,同比增长1.2倍,单独绿证交易占比约七成。交易价格方面,8月平均价格为5.66元/个,环比增长22.77%。近年来,绿证不仅支撑了杭州亚运会等赛事论坛、大型活动,以及产品或产业链实现100%绿色电力消费,还被纳入企业esg报告信息披露和社会责任报告。此外,绿证还应用于消纳责任权重核算、能耗双控核算,以及产品碳足迹核算。
  
  中国绿证在国际化方面也实现了突破。目前,中国绿证已经取得国际绿色电力消费倡议组织(re100)全面认可。“苹果等跨国企业绿证购买保持稳定,国内多晶硅、电解铝、钢铁、数据中心等领域龙头企业绿电绿证交易量增长迅速。”易跃春说。此外,绿证国际合作也被纳入多双边合作重点议题,积极推动在碳边境调节机制下更好地发挥作用。(记者 王轶辰)
  
  
[旅游] 错峰出游持续升温 撬动淡季文旅
[旅游] 巧用红叶带红特色文旅
[农业] 展望十五五 未来乡村是啥样
[旅游] 巧用红叶带红特色文旅
[林业] 这片林,藏着点绿成金的秘密
[旅游] 旅游服务有了新标尺
[工业] 未来产业的发展密码是什么
[旅游] 旅游企业 岂能置大风预警于不顾
江西抚州绿水青山变幸福靠山
这片绿,不只是底色更是生活
守护绿水青山 绘就生态画卷
江西抚州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产值
践行两山理念修复生态的铜陵经验
坑老陷阱花样百出 如何守好老人
四川多地蹚出秸秆五化利用新路子
加快引导退役光伏组件绿色高效回
未开发山区垃圾遍地 不能只靠志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2030年
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
加快全面绿色转型 建设美丽中国
让银发群体绽放更多光彩
如何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安享晚年
城市治理需要更多卷尺哥
  关于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 投稿征集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站长统计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 吉ICP备05008513号-24